团队名称: 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(南沙)水下基础设施检测团队
项目负责人: 刘鑫宇
研究方向: 水下基础设施的机器人化检修检测
核心人数: 5人 其中博士:1人
D类
研发团队
穿越-A300 水下机器人面向“水下狭窄、复杂人工环境”,定位于提供水下基础设施检测、水下工业设施检修、测绘应用服务的水下机器人,主打水下结构物的精细声学测绘和光学彩色 3D 重建。A300 型号为全功能水下机器人型号,具备快速设备扩展和快速定制开发能力,能更好的适应客户紧急测量需求和定制专用设备。
研发团队为中科院旗下知名的水下机器人研发团队,代表作有“中国第一台万米级潜水
器”海斗 ARV,以及“2022 北京冬奥会”上的“世界首次机器人之间的水下奥运火炬传递”。
掌握大量水下机器人国际先进核心技术。
该机器人以“穿越-A300”快速定制化机器人母型为核心,正逐步形成“穿越”系列水
下机器人,在核电、水产养殖等热点领域已获得合作研制订单,并在市政水务领域率先开展
了示范性应用,收获了用户的应用好评。
团队在“2022 北京冬奥会”上完成了“世界首次机器人之间的水下奥运火炬传递”,获得了“CCTV 新闻联播”等国内外主流媒体的广泛报道和高度关注。此外,团队还“中国第一台万米级潜水器”“海斗”ARV、“二代双模智能型 AUV”等多个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承担了重要任务,并完成出色,在国内乃至国际水下机器人领域享有较高的声誉。
技术成熟度:系统级
技术创新度:第一级
技术先进度:第六级(国际先进)
综合来看,当前成果项目整体细分等级达到“技术产业化阶段E++”级,从技术可行性角度来说属于“风险等级:中低;价值潜力:一般”的成果项目。
应用领域:
计算机制造
应用案例
冬奥火炬水下机器人传递、矿井透水搜救、核电乏池焊缝检测、深海网箱清洗。
围绕该机器人的相关技术和外观已申请专利
一种绝缘检测电路及检测方法 | CN117148079B | 发明专利 | 查看 |
一种便捷取注胶式承重头底座 | CN116247601A | 发明专利 | 查看 |
一种高效侧扫声呐图像生成方法 | CN115937444A | 发明专利 | 查看 |
海洋工程环抱式功能结构 | CN115923966B | 发明专利 | 查看 |
团队面向行业、产业化应用,致力于接近“工业 4.0”的水下机器人快速开发体系,可在几个月内快速定制专用高可靠性水下机器人。
产品基于高可靠性、高可扩展性的水下机器人系统母型,采用全面的模块化设计,具备现有水下机器人的绝大多数功能,框架结构,灵活定制的流线型外形,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在几个月内完成功能定制开发。
穿越-A300 水下机器人面向“水下狭窄、复杂人工环境”,定位于提供水下基础设施检测、水下工业设施检修、测绘应用服务的水下机器人,主打水下结构物的精细声学测绘和光学彩色 3D 重建。A300 型号为全功能水下机器人型号,具备快速设备扩展和快速定制开发能力,能更好的适应客户紧急测量需求和定制专用设备。
2023年新推出的产品,正通过定制开发和对外服务2条路线产生营收和经济效益。
无政策风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