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近日,美国Scripps研究所的Phil S. Baran课题组报道了一种独特的Brønsted酸辅助镍电催化方法,以廉价的α-溴代戊二酰亚胺与(杂)芳基卤化物为底物,可直接合成基于cereblon的降解剂(PROTACs, CELMoDs)。该策略具有广泛的官能团耐受性,并可用于几十种已知化合物的简化合成,这些化合物前期的合成方法存在步骤过长、操作繁琐等弊端。此外,在分批和流动反应器中,也可成功进行相应的放大反应。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ngew. Chem. Int. Ed.上(DOI: 10.1002/anie.202319856)。
自2001年首次公开以来,靶向蛋白质降解剂(targeted protein degraders)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临床治疗,包括癌症、免疫障碍、病毒感染和神经退行性疾病。分子胶(如cereblon E3连接酶调节药物,CELMoDs)和双功能降解剂(如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,PROTACs)通过同时结合E3连接酶类和靶向降解的蛋白质,触发靶向蛋白质的快速、选择性降解。传统的降解剂具有C3(sp3)-N取代的戊二酰亚胺(如泊马度胺、来那度胺)骨架,其结合E3连接酶/CRBN的能力是一种有价值的结构单元(Figure 1A)。最近,化学家们已经探索了戊二酰亚胺骨架的替代结合载体和连接模式。这些新型结构中最主要的是C3(sp3)-C(sp2)取代的戊二酰亚胺。然而,构建此类骨架的方法严重依赖于经典的2e-方法,存在选择性、模块性和官能团耐受性较差等问题(Figure 1B-1)。令人惊讶的是,目前仅有两种不同的合成策略得到应用:(A)利用高昂的2,6-双(苄氧基)吡啶单元与(杂)芳基卤化物进行钯催化的交叉偶联以及彻底氢化,(B)通过钯-烯醇化物偶联以及在苛刻的环化条件下进行戊二酰环的杂环合成。因此,上述的策略存在收率偏低、反应步骤过长、反应条件苛刻等弊端。近日,美国Scripps研究所的Phil S. Baran课题组报道了一种直接的、电化学促进的镍催化α-溴代戊二酰亚胺与(杂)芳基卤化物的交叉偶联反应,实现了具有C3(sp3)-C(sp2) 取代的戊二酰亚胺的合成(Figure 1B-2)。




美国Scripps研究所的Phil S. Baran课题组报道了一种独特的Brønsted酸辅助镍电催化α-溴代戊二酰亚胺与(杂)芳基卤化物的交叉偶联反应,实现了具有C3(sp3)-C(sp2) 取代的戊二酰亚胺的合成。值得注意的是,该电化学策略简化了靶向蛋白质降解剂的合成。同时,在分批和流动反应器中,也可成功进行相应的放大反应。此外,该策略具有操作简便、成本低、化学选择性高以及出色的官能团耐受性等优势。
本文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「CBG资讯」,未经许可谢绝二次转载,如需转载请联系C菌(微信号:chembeango101)